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艙之困-現代社會的多重人格




這個題目,是今天走路去高師大上課的路上,冒出來的。

楊蓓老師昨天生日,我在百忙之餘抽空發了一個祝福給他。早上我準備去高師大上課,衝進屏東火車站,壓線跳上車廂。坐下來讀到他的回應,啞然失笑。老師說,生日的當天,他一大早在台中帶工作坊,現在正準備搭高鐵北返。
這啞然失笑也不能太久,我立刻又拿出地藏經,多念了兩品,然後科工館站就到了。我走出站,發現ubike竟然都被騎光,索性走路去高師大。
我穿過這街,越過那街。發現自己好久沒走這樣長長的路了。城市裡過路的車與人,是否跟我一樣,過著快要飛奔起來的生活?
小時候我居住的農村,車子是稀有產品,在大地上移動的物體,大多跟我這嬰孩一樣:兩袖清風、雙腳站立,赤條條的人,看得到面容與表情的人。
在城市的道路上走路,人與人之間是看不到表情的。
(當然也看不到蜻蜓、紋白蝶,以及更多有生命的訊息)
(一個城市是否還有生機,就看小孩能在路上發現什麼,還會為什麼而歡呼)
我忽然覺知自己也成為這蒼白城市、形色匆匆的一份子,過著「艙」的生活。
艙,這概念是我在奇葩精神科醫師-張凱理的課堂聽到的概念。大家都叫他Kelly,台灣少數還願意跟個案做長期精神分析的醫師。
Kelly說他有一個個案,診間裡哭得唏哩嘩啦。快結束時,個案擦擦淚說,醫師抱歉,我得去趕路,等等還要去跟客戶碰面。
於是這個內在面臨崩裂的人,竟然瞬間超人換裝、搖身一變,立刻「容光煥發」,成為一個「運轉正常的現代人」。
Kelly說,你們知道潛水艇的內部設計嗎?為了防止一旦發生漏水,就擴散全船。整個潛水艇的內部,分隔出一個又一個的艙(cabin)。當有一個地方進水,水只會把那一個艙灌滿,而不會擴散到其他的艙。潛水艇因此可以保住性命,不會沉船。
資本主義下的現代人,就是將自己內在隔出無數個艙的人。我們快速在各種角色中跳躍、切換、面具戴上來又放下去。這是我們的保命機制,但也是我們的分裂機制。
今天我走在路上,Cabin這個詞忽然闖進自己腦袋裡。我已經過了多久這樣「到處轉艙」的日子啊?
這樣的分裂,有時候甚至不用切換場合。打開LINE,一個對話群組就是一個艙。
角色的切換,本來是人生不可避免之所需。但正常健康的切換,是需要時間來慢慢fade in/out。以前一個農夫爸爸,從田裡走回家的那條路上,他可以慢慢讓自己從農夫變成一個爸爸。但現代人的切換,是用奈米秒來計算的。我們內在就這樣不斷被我們高速的切換、擠壓。
多重人格是一種罕見的解離型疾患。我想,某個程度,現代社會的現代人,都長期處在這種「另類的多重人格」中。美其名,防止全船集體沉沒。實質上,我們的心,卻是在經驗日復一日高強度的拉扯………。
完形學派重視的整合,在現代人身上,我想是越來越困難了。艙和艙之間,還有接觸的可能嗎?
我想,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以用「艙」的觀點來看待。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艙」很少。
第一個可能,你是一個白目的人,不懂人要因應各種場合來切換自己。
第二個可能,如果你不是上述白目的人,那你應該是一個幸福的人,也是有智慧的人。
在關係複雜多變的時代,能保有「整合、一致的自己」,多麼難得!
(圖片為聖嚴師父走路的背影。他是我見過最忙碌,最需回應各色各樣期待與需求,但同時也最保持整合與一致的人)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