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Mama-nu-Kapah 青年之父

昨天到永齡中興分校做了一場分享,課程結束後,又和幾位夥伴到市區巷弄裡的餐廳,晚餐續攤。

回來永齡分享,我有一種近鄉情怯,又可能是一種不安。「都離開這麼久了呀!還能教他們什麼?」面對孩子的手感,是需要常常在現場磨練的。(尤其對我這樣善忘的人來說)。甚至,包括「氣勢」這種東西(面對無理取鬧的家長、老師,沒氣勢能玩嗎?),常常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萎靡消沉了。

「有一次我去一個學生家,他爸覺得我看不起流氓,罵一聲幹,說明天就讓我看看什麼叫流氓。我那時不知哪來的膽,對他爸吼回去。」坐在我旁邊的珮珮,幽幽的說。「還好他爸沒看到,我頭一轉過去眼淚就掉下來了。」我側頭看她,這個念中文系的女子,真是好身手。

「小蘋遇過比我更刺激的,一群高中太妹,放學後在校門口堵我們的小孩。十幾個人把他們團團圍住。」這陣仗,我也沒見過。「那小蘋後來呢?」「喔,我看他們沒有動手的意思,就把口罩戴上,假裝路人,然後偷偷按下口袋裡手機的錄音鍵。」「還好小蘋有錄音你知道嗎,那間學校後來總算有點動作了。」坐小蘋旁邊的逸青補充。原來是一間沒有作為的學校,對比於他們,這群大學生,機警而又沉著多了。

這群青年,因為對孩子的心,靈魂裡都長出了氣力。他們是中興元老級的課輔老師,不只課輔,三年前,他們還響應我一起進了小林村。整個晚上,我說的少,聽的多。我享受這個過程,被青年的心再一次打動。

餐廳早早八點就打烊了,我們一群人意猶未盡,站在路邊又聊了快半小時,才揮手互道再見。

從永齡東華分校,到屏東,乃至後來意外結緣的中興分校,我遇到過一群善好的青年。他們滋養了我,甚至無形中催逼著我,成為一個能帶著他們往前跑的人,非常謝謝他們。


離開這個晚上,默默的,我更加注視了那個位置──Mama-nu-kapah青年之父。願我能夠。

(圖片來源:Nochi,攝於大港口部落)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