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微笑裡莊嚴
今天意外在踏進一間小學輔導室時,巧遇自己以前在永齡帶的課輔老師。他剛到這學校當專輔老師,很熱情的喊我督導,就像多年前一樣。這十年來,帶過的大學生們,都一一落定在很好的社會位置--如果以我爸媽的觀點來看,他們的頭路,已經比我好太多了!而現在的我,只是個重新學習的社工實習生呢!
想起半年前,打電話給另一個以前帶過的課輔老師。那時我正為找不到老師心急如焚,找遍所有認識的人。想起他家住高樹子弟,就詢問他是否能來當課輔老師。沒想到,他回應給我的語氣,竟是一種藏不住的驕傲:我去年就考上了耶~已經離開高樹了,沒在做課輔了!
我掛上電話,心中五味雜陳。
給看得到這個訊息的,曾經喊我督導的青年們:
您們的督導因為不務正業,所以很顯然地,再過幾年後,當您們一一考上正式老師,我可能依然在民間,做著一年一聘,且常常因轉換職場而年資砍掉重練的工作。
然而請您們記得,這幾年我教給您們的,始終是對孩子的那份真誠。而不是老師的身段與,傲慢(我實在不忍用這個詞)。
當您們從考上那一刻起,染上安逸的習氣,我可以說,那份曾在您們心中,關於與孩子同行的快樂,就已經消逝了。
或許我們可以來打一個賭。
十年後,您們的薪水與社會地位,都可能比我還要高。但十年後,我有信心,我的心依然能赤誠如子,就如您們當年認識的我一樣。(當然,如果要比教學輔導與助人專業,我也沒在怕的啦!)
我願您們成為那樣的一個老師。
孩子畢業十年後回來看您,都不會對您失望的老師。
真誠中清澈,微笑裡莊嚴。
你就是永遠的站立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
-
你引了僧燦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哎呀,你有這個感觸,連選擇一個論文,都這麼困難。底下這個「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以你現在的狀況,你怎麼體會這句話?那,以我一個沒有任何佛學修行經驗的人,當我看到這句話,也覺得很有感觸,尤其在「但莫憎愛」。我的感觸在那個「...
-
Dear阿貫老師: 這是一封難寫的信。 這幾年我們疏於聯繫,而再回頭,就是您在人間的最後一個禮拜。 得知您罹癌,住進醫院,傳凱在臉書發起大家錄音進病房給您聽。 我正打算為您錄一首王宏恩的<月光>,趕送給您。 昨日上午,柏哖來訊:「憲宇,老師走了。」 我在電腦前腦袋一...
-
在病舍的走廊上,我跟他邂逅,只有短短十分鐘。 他從衛生科看病回來,我送他回舍房。 「主管,要怎樣才能當你們這種的?」 「你說,來監獄工作嗎?」 「對啊,我也可以考嗎?」 我這才比較注意身邊說話的這個人,年齡大概接近三十歲,塊頭粗壯,講話有點憨慢憨慢的。 「應該可以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