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小林札記]走!唱歌吧!


如果有什麼是值得慶幸的,我會說,幸好,我們還有孩子,以及孩子無憂無畏的歌唱。

五里埔永久屋裡,孩子們向戶戶人家獻唱。

1223日,禮拜天,也是寒流來襲的日子。路上行人幾乎都把脖子藏在大衣圍巾裡頭,在冷風中加快了腳步。儘管如此,街道上卻不顯得清冷。是的,聖誕節快到了,大鎮小城照例換上了銀白色的妝,飄揚著溫馨的過節氣氛。此時的五里埔永久屋社區,卻還是靜悄悄的。今天的太陽起得特別晚,斜斜緩緩地把陽光射向溪谷,蒸起了一片早霧。霧中的五里埔更是安靜了,只剩咕咕啾啾的鳥兒自顧自唱歌。還是沒有人發現,一群孩子已經躲進學校裡,進行一項令人興奮的秘密計畫。

他們是小林國小的孩子們,最大的六年級,最小的才念幼幼班。但不管大的還小的,他們的手裡都拿著剪刀、水彩筆、造型貼紙等等工具,在小林國小的穿堂廣場上到處忙著。有人拿著水彩筆,用色彩鮮艷的顏料,在卡片上留下拓印。有人剪下各色各樣形狀的貼紙,小心翼翼地貼到甲仙安心站準備的祈福燈杯上。沒多久,一個個「吹了會熄又會亮」的祈福燈杯,就風風光光出場了。他們把燈塞在口袋裡,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小心翼翼,像在藏什麼寶物一樣。也有人三兩成群,到師姐面前練唱聖誕節的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We wish a Merry Chritmas………and Happy New Year!!」中間咿咿呀呀帶過都沒關係,只要關鍵字唱得字正腔圓、充滿誠意,就算過關。

當所有的卡片和燈杯都準備好時,時間已近中午,但沒有一個孩子喊餓,因為,「秘密計畫」才正要開始呢!分作兩隊,孩子踩著雀躍的腳步,一個個跑出了校園。目標五里埔永久屋,我們──報佳音去囉!

三年前的那一場風災後,小林村村民按照各自的因緣,接連進住了幾個新家。八八剛發生時,大部分鄉親安置在由紅十字會在杉林搭建的組合屋。之後大愛村永久屋完成(由慈濟興建),部份小林村民入住(目前這裡的居民以<小愛>自稱)。去年(2012)五里埔永久屋和杉林鄉的日光小林永久屋相繼落成後(均由紅十字會興建),組合屋的村民正式有了穩定的家園。

住所幾經更迭,小林村民目前散在三個不同的地方。而空間上的改變,也使居民們的鄰里關係有了變化。過去熟悉的人事,隨著小林村淹埋而失去。老鄰居換成了新鄰居,許多有形無形的東西,確實需要時間,等待社區居民一起慢慢重建。

對於這個新的家園,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三年前第一次的心靈陪伴活動,適逢元宵節夜晚,我們決定教孩子做燈籠。社區許多家長都來了,一起用最克難的方法做出燈籠。然後由翁媽媽帶領,我們和孩子們手提燈籠、帶著糖果,走進社區敲門按鈴,把祝福帶給戶戶人家。雖然當時的人力和時間都非常吃緊,但那一晚帶給我們的感動和記憶,永遠是那樣鮮明深刻。

事後回想,當時的因緣究竟是什麼,可以讓社區們動起來,凝聚一心?彼時八八才過半年,苦難所帶來的迫切與珍惜感,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然而我們覺得更關鍵的因素,是孩子。

就像今天吧!孩子們一家一家跑、一家一家唱。當住戶的門一打開,歌聲從孩子口裡齊聲揚起。


他們去阿嘉家的雜貨店,阿嘉的阿嬤開心地要阿嘉請同學吃餅乾,然後要阿嘉跟著去報佳音。

他們去已經念國一的阿華家按門鈴。阿華揉著惺忪的眼打開門,大吃一驚,傻笑地看著他的學弟妹對他獻唱。

他們追上固定會開來永久屋賣菜的菜販車,向每一個買菜的叔叔阿姨們唱歌。

他們遇上了汪汪叫的大黑狗,雖然有點害怕,幾個年紀大的還是拉著年紀小的,在狗狗的「歡迎聲」中把歌唱完。

他們也被黑糖阿姨請進家裡坐,平常調皮的阿銓,仔細介紹同學給阿姨認識,並且正經八百地向黑糖阿姨報告了這項「秘密計畫」。

彎彎繞繞的街道,蹦蹦跳跳的腳步。孩子們從眼前的街口消失,又從另一個巷弄鑽了出來。我們已經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了,只能豎起耳朵仔細聽,那時遠而近的歌聲,在這座迷宮般的森林裡傳唱環繞。

我們的迷宮,卻是孩子們的天堂。


一個媽媽在接受祝福後,轉身從屋內拿出自己種的芭蕉,給孩子們一人一根。阿銓的奶奶在社區尾端開雜貨店,看到孩子們來,要他們自己到冰箱裡拿飲料「慢慢來,自己挑自己喜歡的!」一對年輕的夫婦,在我們唱歌時,拿出攝影機幫我們紀錄這個美麗時刻,又端出一盒甜滋滋的夾心餅乾。孩子們不好意思在主人面前吃,走了一段路後,才把餅乾盒打開,一人一塊,小心翼翼地品嘗著。

 「好可惜喔~我哥哥今天沒有來!」小慧抬頭跟我說。
 「對阿,阿智今天怎麼沒來?」我問。
 「他在家裡玩電腦,現在他每天都上網跟人家聊天。」
阿智也是今年剛升上國中的孩子,比小慧多幾歲。升上國中後,就很少看到他來參加我們的活動了。
 「是喔~那你爸媽沒有管她喔?」
 「我爸爸去住院了。」
 「住院?哪裡?」
 「高醫啊!」
 「那誰照顧爸爸呢?」
 「媽媽阿!媽媽現在找零工,沒工作做的時候,就去醫院照顧爸爸。」
 「嗯!爸爸媽媽真的好辛苦,你要回去跟姊姊講,不能再這樣玩電腦了!」
 「拜託~我講她不會聽的啦~」
 「那你留一塊餅乾,等媽媽有回來的時候,拿給媽媽。」
 「好。」

短短幾句對話,我暗自心驚。這是偏鄉孩子非常典型的生活樣貌──大人工作不穩定(只要一個人倒下,經濟就頓失來源)、醫療資源不足(從小林村下山到高醫,至少還需兩小時車程)、家庭教養功能因而失落、孩子得不到愛和規範,開始走向網路交友和網路成癮的風險

小林村的傷,豈止是三年前的那一場土石流?有更多長期而緩慢的傷,也不斷在吞蝕孩子的未來。我相信,不只是小林,在台灣數百個偏遠的部落、農村、漁村,這種故事是「全面而持續」地在發生。

每次思及這種問題,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就會侵襲上來。面對這麼龐大的結構,我們能做的非常有限。和這種無力纏鬥多年,終然發現殷憂無用,只是在嚇自己。而去挑戰或批評某一個「眾夫所指」的「罪魁禍首」也不是我欣悅的道路。獨行性格使然,回到自身,當下就讓自己「有」能為力,是我最後選擇的方式。等制度改變、等政府省悟,等來等去,都是在等別人。孓然一身,就能來去自如。直接去關懷可關懷的、去做所能做的,是我的孤芳自賞,也是我所能及的安頓與確信。

從永久屋報佳音結束,回到小林國小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早超過了午餐時間。但孩子們沒有人喊餓,也沒有人不耐煩,每個人臉上都是快樂的神情。孩子們今天的表現真好!他們任怨任勞,把天使般的「無畏佈施」帶給每一個社區的大人們。那種單純的喜悅,不是因為得到物質上的獎勵,我相信,是因為他們也「回到自身」,從「走!唱歌吧!」的裡面,找到了與我相似的安頓與確信。

活動的最後,美婷準備了聖誕禮物,湘涵則帶了巧克力蛋糕,要給小林孩子們一個美好的聖誕節。禮物是一雙可愛的襪子,裡面放著五彩繽紛的糖果餅乾。法師把獎品拿給每位孩子,嘉勉他們今天的優越表現。一口接一口的巧克力蛋糕,一次又一次的歡呼與掌聲,我們忘記了飢餓,而窗外山谷裡的早霧,不知何時早已散盡。

如果有什麼是值得慶幸的,我會說,幸好,我們還有孩子,以及孩子無憂無畏的歌唱。心裡的傷、偏鄉的傷、八八的傷、大人的傷……

走!唱歌吧!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