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小林札記]蒲團裡的想念


輕輕的風,柔柔地送。
快來快來,打開打開。
藏了一年的甕,夢了一年的夢。

甜甜的佛,笑笑地說
別急別急,打開打開。
藏了一年的甕,夢了一年的夢。

甕裡的信,在這裡,平安依舊。
夢裡的你,在那裡,平安與否?

酸酸的淚,偷偷地流。
慢點慢點,衣袖不夠。
好想好想你,親愛的朋友。

軟軟蒲團,借我躲躲。
慈悲佛陀,不要笑我。
幫我保護他,平安又快樂。

甕裡的信,在這裡,平安依舊。
夢裡的你,在那裡,平安與否?


[詩後的故事]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這次回小林村,常法法師在車上說的故事。甲仙安心站去年八月辦了一個探索營,活動中請孩子們寫下一封給自己的信,封在甕裡,約定一年後打開。今年八月,孩子們回到安心站打開甕,讀一年前自己寫給自己的信。一個小林村的男孩,讀完信後開始畫畫,在紙上畫了幾個長方型,看起來像是教室的窗戶。畫到一半就畫不下去,拿來給玲華師姐。師姐問:「這是你的教室嗎?你想要以前的同學跟你一起回學校上課?」男孩沒說話,抱著蒲團跑到一邊角落去。沒多久法師發現他的臉不見了,變成了一顆蒲團。法師走過去看看他怎麼了,發現蒲團後面的男孩在偷偷掉淚。「很想你的同學吼?」男孩點點頭。法師拍拍他的背,無聲地離開。

圖片來源:法鼓山禪部落

沒有留言: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