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 星期五

[小林札記]意外來的善緣



這個學期,小林村的陪伴行動多了「三」個團隊加入。不要懷疑,真的是「三」個。分別是東吳社工系、交大基層文化服務團、永齡希望小學中興分校。這三個團隊加入的因緣,都獨特而神奇。且讓我花一些篇幅分別介紹。

[東吳社工]
小林團隊的大樹姐姐(璨瑄),高三時就隨我們一起上山。後來她推甄上東吳社工系,和菜鳥哥哥成為我們第一批「旅外」志工。璨瑄去年開始他的大學新鮮人生活,有笑有淚,有磨難亦有成長。但我幾乎不怎麼擔心她。因為這棵大樹是從風雨中挺過來的,「復原力」在她身上就是一種見證。

今年一月時,璨瑄告訴我們,他們系上有一堂「社會服務」課,要學生們透過閱讀、反思、討論後,真正去執行一個服務計畫。她們那一組就決定把服務地點放在小林。在做此決定前,給了我們一封信,其中一段可以看出這個年輕人的想法:

原本想著要突破,要創新,要做不一樣的事。而出乎意料的是,當我們把這些放下,就只是一直在進行團隊中的反思跟建立共識的時候,別組都已經陷入「一定要趕快做點什麼很偉大的事情」的迴圈中,然後一個個疲乏了。再加上社工營跟各類的營隊,都已經侷限於成果模式,滿足於美麗的道具跟精闢的演技,複雜的關卡。我們於是決定,只是想做點事,在過程中學習,並且練習「看見」那些值得珍惜的一切。然後,創造故事,帶回來,分享給這一群以後真正要當社工的友人們。我們的結論,可以用憲宇在小林計劃裡精簡的一句話解釋「退去專業,回到最初,我們追求的是每一個微弱的觸動。」

從信裡,我知道璨瑄已從孩子身上學習到「另一種眼睛」,但願那是他社工路上的一項資糧,並帶著他的夥伴一起來「看見」。

[交大基層文化服務團]
今年農曆年前的一天早上,我一邊吃早餐一邊讀報。
讀到有一群交大學生認輔了甲仙國小(含小林寄讀的孩子),過去一年半利用遠距教學方式幫孩子做課業輔導。去年寒假和今年寒假都為孩子辦了一個營隊。

讀完報導心裡納悶又驚喜:「交大已經有學生來甲仙一年半了,我們怎麼都不知道?」去阿塱壹的前晚,我迫不亟待問燕珠師姐是否知道此事,師姐也沒聽說。
神奇的交大人阿!竟然隱身隱的這麼好!

我那時便請師姐幫我詢問看看,這些交大人更詳細的資訊。或許未來能邀請他們一起投入孩子的陪伴工作。

後來因為要做小林上的年度結案報告,我在網路上搜尋關於小林的資料。看到一個人,直覺「她應該是有來小林村」的交大學生,試探性地發了一個信給她。不久之後收到回信:

 你好:)看了你的文章覺得很感動,我們是一群交大服務性社團的同學。2010年的寒假,我們有到甲仙國小去舉辦一個為期五天的營隊,想讓小林國小的小朋友感受來自新竹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準備的活動和陪伴,我們其實也在規劃,要趁他們下學期畢業之前回去帶一個週末的營隊耶!

 看你的網誌,不曉得Angel現在還好嗎?他剛好是我們小隊的小朋友,是個很可愛的小孩,真想回去看看他!想問問你們每個月兩次的活動是甚麼呢?外人可以參加嗎?謝謝!


魚雁往返幾次,交大同學真的就上山來了。孩子再度看到他們,好開心好開心。阿銓那天一到,站著不動,像在考驗自己記憶力一樣,把這些大哥哥大姐姐逐一點名:「悟空猴….小綿羊…麥克雞….監獄兔…..糖珍豬!」

從這一點我們更可以看出,其實孩子都記得每一個上來過的人。這種惦記讓我們對陪伴行動抱持更加謹慎的態度。來來去去空投式甚至應付了事的服務,都不是偏鄉孩子需要的。孩子的生命需要被記得,就像他們也如此記得我們一樣。

那天結束要下山時,Angel一直站在監獄兔姊姊的身邊,看起來捨不得他們走的樣子。我問她:「Angel,今天有沒有很驚喜啊?」Angel開心地笑:「對啊!沒想到他們還會再來!」然後對站在旁邊的監獄兔姊姊一直笑。

謝謝交大的夥伴,不辭千里從新竹來。你們的回來,對孩子來說別具意義。那是回憶的湧現,是承諾的兌現。真的要替孩子謝謝你們。









[永齡希望小學中興分校]
二月份時,我應好朋友藝華(她是永齡中興分校的督導)的邀請,去幫他們的大學生上課。我以「遇見你,真好」為題,分享八年來陪伴偏鄉弱勢孩子的故事與心情。那是一場美好的演講,從互動之中,我感覺到他們眼睛發亮。當我說了勤文山難的故事,勉勵他們把握生命時,有一個女孩也在台下跟著掉淚。

演講結束後,我到他們辦公室閒聊。幾個課輔老師也擠到辦公室,繼續跟我聊天。說著說著,其中一個女孩問:「憲宇督導,我們可以跟你一起去小林嗎?」她才說完,沒想到旁邊的人立刻覆議,說也要跟。欣喜之餘,我也在估量他們的執行力。剛聽完演講,熱情當然容易被點燃。但小林村的陪伴是一個長期而遠距的行動,絕不是一時的激情可以成事。我留下自己的連絡方式,請他們把人「自己橋好」再來跟我說。

回屏東後沒多久,我真的接到了信,是那天那個女孩,她叫彩瀞。真的找來五六個人,發願一個月上山一次。這五六個人,還包括永齡中興分校的三位專職同仁-逸青、君婷、筑君。天啊!為此我對藝華非常不好意思,把她的愛將都調來南部奉獻!還好藝華器度寬宏,樂見其成。這種交付讓我更覺謹慎,希望能好好帶領這些年輕人,從小林行動中真有所得,回去在自己的崗位上更有能量。

中興的夥伴這學期已經上山兩次。他們很快就能適應當地閒散的脈絡,放鬆而真誠地與孩子在一起。而且我懷疑中興夥伴是天生嗨咖,從小林村下山的路上,整個車子滿滿歡笑,我坐在副駕駛座笑到肚子快抽筋,連法師也一樣笑到流眼淚。太佩服中興夥伴了,尤其那個柯同學的電音大悲咒,真的太經典了!






[結語]
德不孤,必有鄰。意外來的善緣,最讓人感激而珍惜。我們真的不孤單,孩子也不孤單。這一切的力量匯聚,都該感謝那些在八八往生的大菩薩們,他們以生命召喚了我們,而我們只是過來聆聽教誨的人。

加油了所有的夥伴們,不管你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請記得這份慎重的召喚與交付。:)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