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小林札記]走出鏡頭之外


學期末最後一次活動,由山海營的夥伴來劃下句點。照往例,他們除了帶來活動,還會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從台北開拔的他們,每次都是一台中巴上小林。除了帶來人手,還帶上足夠所有人吃飽的食材,真是不容易的任務!

當我們自己是活動主帶時,常常就得把注意力都放在課程當中,無法分神去觀察周圍發生什麼事情。每次山海營來,就是我們難得可以空出雙手的時候,這時候我就能游走在空間之中,觀察孩子、找機會個別談心、適時給予補位支援。這次也是,除了和Angel開啟一場寶貴的對話,也記錄到一些在"鏡頭之外"發生的小事。

當山海營主力在帶領活動時,此時有個三人小組悄悄地在翁會長家前的空地開始料理晚餐。主廚nono哥,加上王均大哥、小可姐。在微微飄著小雨的空地上,他們努力地烹煮食物。這一次有好吃的素鹹酥G,小朋友都超愛的。

說到料理食物,還有誰比真正的媽媽更厲害呢?兩位社區媽媽也一起來逗幫忙。一個是翁媽媽,另一位則是小林國小的音樂老師。


忙到一半,亮亮的阿嬤穿黃色輕便雨衣,騎著摩托車出現了,帶來她自己種的豌豆,說要給我們加菜。非常熱情地說:「這我種的捏!沒灑農藥。」看到nono今天的料理是以油炸為主,又說:「這豌豆炸得也很好吃阿!」翁奶奶走過來,接過那一水桶的豌豆,豪邁地說:「好啦好啦,來來來,我們來除絲!」(以上請用台語發音)


亮亮阿嬤和翁奶奶搬來板凳,水桶擺中間,兩個人坐在古厝前的迴廊下開始要幫豌豆除絲。小時候我阿嬤也常在老家的迴廊前做這種事,但那時我只顧著打棒球,從來沒有好好跟著阿嬤學怎麼處理青菜。所以我也搬了一張板凳,湊到兩位奶奶旁邊一起弄。看了一會,發現他們是先從豌豆的尖端折一小角,豆莢的"側線"(也就是"絲")就會被豌豆頭帶下來,這時候順勢撕到另一頭,再折另一端的頭,然後又把絲撕回來,一顆豌豆就處理完畢了。


一邊剝一邊聊天。翁奶奶說她膝蓋的人工關節最近又不太靈光,要準備再去複診。亮亮阿嬤說她最近也感冒,翁奶奶立刻進去拿了一罐"特效藥"要給亮亮阿嬤,說:「這味超有效喔,現在含下去!」也聊到幾個孩子家裡的狀況,讓我對孩子有更深脈絡的了解。亮亮阿嬤從頭到尾黃色雨衣沒脫,一邊剝一邊聊,不時抬頭給我慈祥又古錐的微笑,靠感覺就知是一個洗淨鉛華的豁朗長者。亮亮如果多待在這個老人家身邊,或許也能更溫柔一些吧!

過去我們把主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老人家。這是第一次和老人家開始對話,收穫良多,都要感謝一桶意外的豌豆。

晚餐後,山海營夥伴在台上講「你最特別」這本繪本給孩子聽。此時阿一的奶奶也騎著摩托車出現了,也是豪邁說:「我來幫忙洗碗啦!」不顧翁媽媽和我們年輕人的勸阻,撩了袖子搬來板凳,坐下來就準備要跟堆積如山的鍋碗瓢盆奮鬥,湘涵和馨儀也下去幫忙。其實我也想幫忙,但生產線位置已滿,只能在旁邊幫忙把洗好的碗搬去一旁瀝乾。冬天的晚上,氣溫是冰冷的,水更冷,這一老兩少卻不畏冰冷,開心地洗碗,那畫面真是感人!我要幫他們照相。第一張照他們埋頭苦幹的樣子,阿一奶奶發現我在拍照,抬起頭跟我說:「ㄟ!怎麼照沒臉的,再來一張,要擺出水水的樣子才能照阿!」於是,這三位美女抬起頭,讓我留下這張寶貴的照片。


遠處的燈光下,孩子正在接受山海營的頒獎,開心地一一上台接受祝福。台前,是山海營夥伴們的賣力演出;台後,有另外一群人為善後而忙碌。不管鏡頭內外、不分年紀大小,我們都在這樣的夜空底下,一座名為五里埔的山村裡,開心而專注地做好"眼前"這份事。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小林村的孩子嗎?一開始,我們確實是為了孩子來的。對我來說,眼前的美好早就超越這個目的。

那個目的非常簡單,就是:我們想和自己、想和每一個你,好好地相遇。

1 則留言:

鴻坤 提到...

希望還有見面的機會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