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小林札記]小林手之森

今天我們帶的活動,叫做「小林手之森」。那是昨晚在msn上,撐著快睡著的大腦和燦瑄討論出來的。

背後的想法,是從上禮拜元宵節提燈籠而來。那天晚上,看到社區孩子去關心自己的社區老人家。孩子開心、老人也開心,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那時我想起李維倫老師曾說的話:「復原力,不在別處,就在這個需要復原的人的身上。」小林如此危脆,我們很習慣的做法是「挖東牆補西牆」。東牆當然重要!這世界需要每個人都拉彼此一把。但我們需謹記的是-西牆會有它自己的力量。那晚它們彼此互助打氣的畫面,使我有了這樣的想法:「活動設計的最後指向,都要讓他們能自己站起來。」也於是,有了「小林手之森」的構想。

小林手之森,是一幅共同創作的畫。我們希望孩子拿著紙和筆,在家長的帶領下,到社區裡去拜訪村民們。然後邀請村民們把手放在紙上,孩子用蠟筆把他的手掌輪廓描在紙上。畫完之後,請村民在紙上簽名,並寫下對小林村的願望。

孩子是最單純潔淨的天使,他們沒有心計、沒有分別,能讓大人們卸下心防。孩子挨著大人畫手,也是在幫助大人放鬆身體之牆、撫平傷痛。這是我們期待在創作過程中發生的「自癒力」。

創作後期,一張張的「手」會匯集起來,貼在一張大海報上。每個村民的手,變成一片片的葉子,圍繞出一座茂盛的森林。「手之森」象徵了每個村民們手牽手,一起為小林村的未來發願、守護、努力。我們預計這張大畫,完成後可以貼在村裡某個公共場合的牆上,讓大家都能一直看見,彼此的心力是緊緊靠在一起的。

很美的構想,對吧?沒想到當晚執行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混亂….。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