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輔導老師的「後現代」思索

在這個價值多元的後現代,大部分老師,大概都有一種自覺(甚至是害怕),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的價值觀放在孩子身上。這一種謹慎,當然是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覺後的行為修正,然而,這也讓我思考,那麼「價值」這件事,該怎麼教?從Piaget的認知發展論(以及他的道德兩階段論-他律à自律),一直到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還沒進入形式運思期之前,他受限於大腦生理基礎的限制(如果我們說,Piaget的認知發展,是一具有普同性的現象,那就有很強的生理基礎),就是無法讓他能夠「後設」去進行許多價值的判斷。那麼,第一線的老師若總是這麼「客氣」地,不示範出一個軌則,讓學生去遵守,那我們的孩子該何去何從?社會科學,能發展出後現代、批判的路線,都是「非常後來」的事,那是前面十幾個世紀,多少哲學家,積澱出的思索長河,才能走到今天的解構路線。然而,每一個成長中的兒童與少年,他們如何能在短短十多年的年輕生命中,就直接拿起「後現代」這一瓢水,一飲而下,並且完全體會──從結構到解構、從理性主義、實在主義、存在主義、進步主義、人本主義,才慢慢走到今天。


我自己在諮商室中,每天輔導輔大的學生,發現很大的一個隱憂就是──父母和學校,都不願「當黑臉」,做那一個壓迫孩子思考的人。但我們的孩子,享受著這樣解放的自由,卻沒有因此「更有獨立思考」一些。反而沉溺於感官刺激中、或很虛無、或放大了自身的痛苦、或無病呻吟。沒有壓力、也不再覺得這世界有什麼一定對的價值與方向(好一個眾聲喧嘩的年代阿),失根漂浮,憂鬱症也就在這樣不ground(著陸)的狀態下,蔓延開來。這是這個世代非常嚴重的集體現象。那麼,我們該做一個怎樣的輔導科老師呢?在大家喊著教官退出校園,專輔老師上路的社會氛圍中,我們該如何,在大家對「輔導老師」應該會有「無條件積極關懷」的想像之中,走出一個,不再是威權壓迫的老路,但仍有方向與信念的新路呢?這真是當代輔導老師的最大挑戰!

(按:這是這學期<輔導科教材教法>期末報告中的一段,反映自己對輔導乃至教育工作的一些思索。很久沒寫文章,但生活中的感觸仍不斷襲來,就以此段來聊表近日之體會)

沒有留言:

烏來的隱士-老林

  昨天開始,我一堆台大保育社的朋友,在臉書上為一個長者的離世而哀悼。雖然我從未有機緣見過他,但早在大學時期,這個人的名字就不斷在這群朋友口中出現。 他叫老林,一個獨居在烏來山區的老人。蓄鬍、長髮、衣衫襤褸,住在簡單的工寮裡,與狗相伴而生。如果你在山裡遇到他,會以為他就是一個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