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最最難救的精神之苦

世間,第一好救者,為物質之匱乏。第二好救者,乃身體之病痛。再次之,乃為精神的痛苦。最最難救的,是精神上的荒誕佚樂、眩馳漂浮。

受苦者,不論物質和精神上的苦,尚有避苦忍苦之心,不敢妄作非為。精神上從不感覺痛苦的人,則自我膨張、肆無忌憚,難有自省慚愧之心。

憂鬱症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它常是由於缺乏戒律所帶來的壞習慣而引起的。

缺乏紀律的童年生活也可能導致日後的許多問題。習慣於任何事情都不會被否定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一個不快樂的成人,純粹是因為當他無法如願時,他從未學習過如何處理自己缺乏紀律之心所生起的嗔恨,以及隨之而來幾乎無可抵擋的暴怒。

以上兩段話,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在《不是為了快樂》這本書中說的。這種論點,被世間心理學者、教育學者看了,大概要群起攻之。然而在教育工作多年,我也發現,許多努力要求自己「要體諒、要關懷孩子」的大人們,最後並沒有換來孩子對等的珍惜和尊重。

看看兒童文學家林煥彰老師,曾在一本書的序中,公開自己「心力交瘁」的帶孫歷程。看完此段,您們就會知道,我為何出此言。<林煥彰-我討厭我自己>

當然,我並非又站回大人這邊,容許大人肆無忌憚的發洩情緒。大人當然要示範一種正確的姿態,大人不需要的是──太怕孩子吃苦,被一種「不捨」的情感給綁架了。

看過許多隔代教養和單親家庭,他們的孩子最後會壞,並不是家庭功能不完整,也不是阿公阿嬤教育程度不好。其實,都是大人一種「補償心態」壞了事。給孩子太多擔待,幫孩子的種種錯誤自圓其說。「哎呀,他就是從小沒了爹娘,不能怪他。」


當今的台灣,就算是偏鄉的孩子,物質上的匱乏,都沒有我們父母那輩來得匱乏。不難想見,在便利世代生長的孩子,因為少了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生命之磨,在精神上將處在荒佚無根的迷亂之中。他們以此為樂、六神無主,殊不知,這才是最最難救的,精神之苦。

沒有留言: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