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走在法師的身後


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練習,一次又一次地去感覺,該怎麼走路。
像從來沒走過路那樣的,
懷疑、困惑、與好奇。

身體是什麼?
我是什麼?
觸碰到大地的瞬間,那個「碰」的一下,是什麼?

像小小貓第一次走向牠的大地,我也如此這般,躡手躡足地,走在法師的身後。

夾岸的矢竹,無盡的石階,冒煙的山徑。
這座名為七星山的地方,並不是我熟悉的大地。
我只是回來,回來成為一個透明的自己,丟失身心手腦,一步一步走路。

走路,彷彿走向一條沒有盡頭,但又很近的路。
那麼熟悉而值得摸索。

「碰」的一聲,又來了。
腳部抬起,懸空,散。
腳步落下,碰的一聲,聚。

我著迷在這種緣起聚散的樂趣中,體驗身體消失而又忽然出現的快樂。

「每一步都是第一步呢!」想起法師出發前說過。

每一步是每一步的因緣,每一次都是那樣的獨特。
新鮮的石階、新鮮的我。

呼吸、念頭、迎面吹來好舒服的風。
放之又放、捨之又捨。
不需追逐乞索,忘了吧!

回來走路。

像媽媽的召喚--「回來吃飯!」一般
大地的母親用等待的聲音呼喚,要我的身體回來。
回來做什麼?
回來走路。

走一條自己的路,沒人能明白但又全然被理解的路。

在山風吹來的某塊石階上,
我彷彿踩進了天地的心,
那顆豐盈、柔軟、無聲無相,從不為自己作辯的心。
從此世界再也沒有聲音,再也沒有比這裡──更遠之遠、更近之近。

不知什麼時候,淚水已經流了滿面。
像流浪的孩子回到家。
像無根的雲找到了谷。

法師的長衫依舊,
在眼前,隨風飄盪。


(攝影:葉昭清)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文筆真的很好~看你的文章很舒服。

kaco.lekal 提到...

謝謝匿名者的謬讚。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文筆好,這些都是親身體驗後的心得。(我沒辦法寫虛構的故事)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