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夜讀印祖文鈔

昨晚身心狀況又被煩惱淹沒,關電腦找救兵。打開書櫃,選了一本放在最後排的書-印祖文鈔。坐下來開始讀。不思惟、不辨證、不細想,像默誦一樣讀去。讀了幾篇,身心平靜,於是上樓晚課,返室安然入睡。清明之境延續到早晨,自然醒時天還未亮。除前幾念還昏沉,睜眼時佛號自動提起。起身活動,定定看著光陰陪著身體折被、梳洗、行走。出門運動,身體輕盈篤定,還能自然而然跟迎面來的人微笑。讀經有此效,第一次知道!

回頭思之,印祖文鈔雖是符碼之字,卻是印光大師畢生願力證量。即使逕自讀去,卻能穿透六根迷障,直接在心地上相應。有如退潮後的海水擱淺礁洞,漸漸死寂,忘記自己是海。忽然一個大浪來,翻上了礁岩。海與海之間再次契入感通:啊!原來我是海!

是印祖這座海,讓小水滴明白。 

附上印祖文鈔網站,與大家分享。
http://a.bonze.cn/wlsjwz/yzwc/

讀時盼以恭敬心讀。對經恭敬,也對"讀經的自己"恭敬。
多一分恭敬心,就能多得一分法益。
是恭敬心,不是畏懼心。
不要緊張,身體放鬆一句一句如慢水行舟那樣讀。
看不懂的字詞就跳過,不思考、不僵持,直接讀去。

此為簡體網站,若要看繁體,用Google搜尋"印祖文鈔"。此網站在第一筆,點選轉為繁體網頁。

2 則留言:

知命而後順命也 提到...

是耶!! 我也有此經驗.. 當起煩惱又無法消除時,隨緣翻閱一頁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讀下去.. 就會有解答了~~ 相信是下意識起作用

kaco.lekal 提到...

緣分總是會帶領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