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小雨燕


敲下鍵盤的時候,窗外的小雨燕開始飛翔了。
他們的聲音順著風的方向,
在陽台外,在城市裡彎彎折折高低不一的建物之間,盤旋環繞。
我走到陽台試圖尋找他們,卻只看到兩隻正在理毛的麻雀,依在後面那棟人家的屋頂上。

冬日正午,南國陽光溫和,像雷光夏唱的歌。
 「我能在雨燕的聲音裡死去嗎?」
趴在陽台,慵懶望著殘缺的藍天,心底升起這樣一個甜蜜的問題。

就像今天早上,跑完步的身體蹲伏在一棵小榕旁喘氣流汗。
順著汗滴落的地方,發現他盤繞的根。
盤繞的根挨著盤繞的根,盤繞的根挨著盤繞的根。
汗水在迷宮裡走不出去,哈哈一笑後,消失在盤繞的根裡。
 「我也能在盤繞的根裡死去嗎?」我問榕樹。

所以,再問一次好了。
 「小雨燕,你願意我在你的歌聲裡死去嗎?」
一個小小的、甜甜的問題。

等了一陣,小雨燕叫叫叫叫叫,卻還是沒現身。
哼,他一定是故意的。
不管你了,我要去聽雷光夏了。

沒有留言: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