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必定是老了。
每個清晨我醒來,摺被與毛衣,開始動念念佛。
然後下床、盥洗,上樓禮佛。
然後下樓用早餐,出門上班。
用一日天光和"討生活"這件事扯上一點邊。
然後回家、洗澡。
看看媽媽的背影,聽她說話,與她一起收拾碗盤。
有時我提早上樓,有時也不。
晚上禮佛,看看菩薩的容顏,然後慎重地把禮佛數記在筆記本上。
對著菩薩問訊後,我再次平躺在床上。
把毛衣揣在懷裡,又或貼近臉頰,等待睡著。
如果下雨,我會想念小林的孩子,為他們念佛祝禱。
如果沒下雨,我也念佛,但大部分的時候是胡思亂想,然後告訴自己:哎,一日又過了!
一點都不長的長夜過去後,身體呼喚意識回到世界。
另一日又這麼開始。
我常常想,這一日,跟那一日,又有什麼不同呢?
昨日、前日、前前日,以及多年前某個夏天的那一日,又有什麼不同呢?
即便是身體的移動罷。
在台北、在蓮社、在山上的家,
每一次的自己和世界,又有什麼不同呢?
歲月,我驚覺到了歲月。
歲月就在日復一日一次次的面對釋懷與起心動念哭笑之間,
悄悄地走了。
就說回蓮社帶啟蒙班那幾天吧。
五日寄居蓮社西廂,出發前我還覺得:哇!好長的一段時間。
對久未離家且依戀家的我而言,這種居所的移動都是需要耗費能量去適應的。
第一日,開訓,晚上睡不習慣,身體有點小僵硬。
第二日,晚餐後在美術館散步,在起伏的草地上靜靜坐著。
第三日,第一次騎著腳踏車走進台中市。
第四日,晚上於大殿外禮佛200拜,念起雪公太老師。
第五日,結訓,告別孩子,北上。
早晨我在師姑的念佛聲中醒來,
晚上,我禮佛、流汗、洗衣、洗澡、把衣服脫水、拿去曬衣場曬,然後回寮安身。
常常在某個緩步或轉身的瞬間,我強烈感知到了歲月。
感知到這個身體,在時空宇宙中,獨自一人來去。
如水流、如風動,當下瞬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而究竟有什麼是可交付的證據,證明-我活著,我來過?
我不知道。
事實上是,我找不到。
我雖是念舊的人,但亦是善忘之人。
這一天與那一天,
這一次和那一次禮佛,
究竟有什麼不同?
回望這層層疊疊的"每一天",有時心慌了起來。
他們不該是"沒有面孔"的每一天,
可是在歲月驚人的過往下,在記憶永遠追不上未來的遺憾下。
刻舟求劍終究徒勞無功。
我們只能在現在,活著。
只能在現在,只有現在。
就在現在。
在輕輕敲下鍵盤的現在。
在聽著窗外滴答雨聲的現在。
在思量著該用這個詞還是那個詞好呢的現在。
然後我會死去。
可能在輕輕敲下鍵盤的時候,死去。
可能在聽著窗外滴答雨聲的時候,死去。
當然也可能,在思量著該用這個詞還是那個詞好呢的時候,我死去。
死去的"那個現在",不會因此而比較特別,
不會出現什麼殊異光線,時間也不會為你凝結等待。
就在這個瞬間,宇宙萬物不知有多少剎那生死。
生死像呼吸一般,一呼一吸,就過去了。
其實我很難過。
每每清楚意識到這種飄蕩之感後,我感到巨大的恐懼。
害怕失去,害怕那麼多那麼多的曾經,都要從指縫中輕輕流去。
害怕別離,害怕不能在所愛的人的懷裡死去。
害怕虛過,害怕自己沒有把每一步走穩走好,對不起父母與良心。
我也焦慮。
焦慮在每個當下究竟該怎麼活著,才不負、才不枉、才值得。
電光火石般的歲月,蜉蝣般的一生。
唯一能讓我確幸的,只剩下每一次每一次地提醒自己-
要好好活著。
要提起佛號正念。
要輕輕微笑,祝福每一次的人間。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教育 VS 諮商
作為在學校場域的輔導工作者,雙重身分、界線重疊是早能處之泰然的事。 然而,在面對學生時,介入的手法到底要放在什麼層次,卻一直是有趣且值得思索的事。最近剛好有兩個案例,讓我更深刻感受這個議題。 [ 之一 用IP的我,是否要更加涵容? ] 這學期督導一位碩士實習生,她正在學IP(人際...
-
你引了僧燦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哎呀,你有這個感觸,連選擇一個論文,都這麼困難。底下這個「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以你現在的狀況,你怎麼體會這句話?那,以我一個沒有任何佛學修行經驗的人,當我看到這句話,也覺得很有感觸,尤其在「但莫憎愛」。我的感觸在那個「...
-
Dear阿貫老師: 這是一封難寫的信。 這幾年我們疏於聯繫,而再回頭,就是您在人間的最後一個禮拜。 得知您罹癌,住進醫院,傳凱在臉書發起大家錄音進病房給您聽。 我正打算為您錄一首王宏恩的<月光>,趕送給您。 昨日上午,柏哖來訊:「憲宇,老師走了。」 我在電腦前腦袋一...
-
[ 一 ] 關於果燦法師 果燦法師走後,有些東西慢慢在體內醞釀。 今早五點清醒,想到法師,迷濛之間開始念佛, 後來迸出更多念頭,索性不睡了,起床打字。 我和果燦法師其實只在十幾年前見過一次面。 當時是 2002 年,我大三,由大學同學冠如第一次帶...
2 則留言:
鼎鳥:
看完你這篇文章,我心中有許多感覺,你可能不知道我媽是個修煉人,是個想修行的人!!
所以從小我就耳濡目染,會看經文念佛!心中害怕無助的時候,口念阿彌陀佛!你也知道我讀書時候很衝動、脾氣不好,但我相信因果、害怕報應,所以不敢變壞!!.....把話題扯遠了.....
家人後面又有看宋七力的書,我記得當時還拿給阿信看看耶,後面發現不究境!最終暴發一些不好的事,導致在我內心裡有一段時間是無神佛念頭,很不好的念頭!!心中有過你這篇浮生若夢想法出現,我來這世間幹什麼,就只是為了汲汲營營而過一生嗎?我相信人有好幾千萬世,那生生世世造下的業,又該如何呢?心中也在想......古時的人聽佛禮佛念佛,我想應該是為了超脫三界,離開這苦海!可是現在的人卻是心中有所求,求家人平安、求工作順利、求家庭和樂,甚至求錢財.......
其實我寫到這邊已是念頭千萬個,有那種想和你見面,暢談你我的境界!!我寫這信的用意是想介紹你一本書看,這本書看完後讓我有淺薄認識這世間,讓我知道人為何要來這世間,讓我明白以前所不明白的人事物,但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只是很淺薄淺薄的那一層理!
書名:轉法輪
大的書局都有,那我自己也有買一本,我會很願意把書借給您看!
鼎鳥...我相信轉法輪這書你看了.....一定會有讓您有所收穫!!
死亡,是過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與生命的洪流比起來,瞬息短暫,燦爛華麗得教人無法逼視。
在呼吸間本來就經歷了生生死死的剎那,事實上我們每一刻都是「新」的,也就不必太在意來此為什麼?死了去哪裡?
既然念佛,就生生死死都在佛號哩,不好嗎?
張貼留言